WFU

2020年8月25日 星期二

新型水晶體,增視型(延長焦距)人工水晶體(桃園眼科醫師研討會演講摘要)






文/中壢双眼明眼科 張鈞凱醫師

上週有幸受邀在桃園眼科醫師研討會中,演講分享新型的增視型人工水晶體,在此將演講重點摘要記錄於此。 


中距離活動


近年來白內障手術後病人的中距離活動愈來愈受到重視,因為我們日常生活活動,中距離也佔了很大的一部份。中距離活動包括使用電腦螢幕、煮飯吃飯、手工活動、彈琴看譜、麻將打牌、開車時看儀表板⋯等等。 延長水晶體中距離視物的焦段,也將改善白內障術後病人的日常生活品質。


增視型人工水晶體設計


過去曾提到球面人工水晶體景深略深,但因為球面像差的關係,夜間或暗處的對比敏感度就會比非球面的人工水晶體下降許多。 (白內障手術如何選擇人工水晶體?球面水晶體與非球面水晶體有何不同?

增視型人工水晶體的原理,則是藉由改變非球面人工水晶體中央區的前表面弧度,讓中央直徑 1 mm 的區域曲率半徑變陡,增加中央水晶體的屈光度數,進而提升景深、延長可視焦距,讓人除了遠距離焦距清楚外,中距離焦距也能有所進步,改善病患術後中距離用眼活動的品質。

水晶體周邊 85% 的區域,則保留了非球面的設計,使得夜間或昏暗處曈孔放大之後,仍能矯正球面像差,獲得良好的對比敏感度。 


圖示:增視型人工水晶體中央 15 % 處為特殊屈光度增加設計,其餘周圍 85 % 部分則與非球面水晶體相同。整個水晶體由周邊到中央的屈光度數皆為連續變化,並非接合面有落差的兩種不同度數組合設計。

整個水晶體表面弧度與屈光度的變化是連續漸變的,外觀上與單焦點人工水晶體幾乎看不出差異,與雙焦點水晶體明顯可分辨二個屈光區域有很大不同。大概就類似我們肉眼看漸進多焦的老花眼鏡,和雙焦點老花眼鏡那樣吧!


水晶體相關研究


今年三月(2020 年),義大利有一篇研究比較了增視型人工水晶體與非球面水晶體的不同。提到在眼睛無其他病變的成人中,雙眼裸視看遠,二者術後視力幾乎相同。若雙眼裸視看中距離視力表(66cm),增視型水晶體能比非球面水晶體往下多看 1-2 行,也就是中距離視力,增視型水晶體要好 0.1-0.2 左右,平均視力可達 0.69。(非球面水晶體雙眼中距離裸視平均約 0.53)。 

二種水晶體在對比敏感度比較上並無差異。而且二種水晶體近距離(40 cm)裸視的表現一樣不好(0.46 vs 0.41),皆須要戴上老花眼鏡,才能取得較好的視力。

另外,跟據原廠的資料,雙眼植入增視型人工水晶體的病人,術後進行中距離活動約 79% 的病人可以不用戴眼鏡。而植入非球面單焦人工水晶體的病人僅 23% 可以不用戴眼鏡。





臨床上需要注意的地方


因為水晶體表面設計的關係,病人接受手術後,使用驗光機檢測出來的度數可能與實際度數有差距,使得視力測量產生誤差。故植入增視型水晶體的病患,需要進行雲霧化插片驗光,才能取得較為準確的度數。

增視型人工水晶體與非球面人工水晶體一樣,對於病患近距離活動(例如看書報、手機小字)幫助仍有限,皆需戴上老花眼鏡,才能無礙地近距離用眼。


結語


增視型人工水晶體是一種全新的設計,在非球面水晶體的基礎上又增加了中央負球差增度設計,延長了中距離的可視焦距,仍保留了球面像差的矯正。臨床上大大提升了病患術後的生活方便性,可謂是白內障病人的一大福音。


參考資料


  1. Mencucci R, Cennamo M, Venturi D, Vignapiano R, Favuzza E. Visual Outcome, Optical Quality, And Patient Satisfaction With A New Monofocal IOL, Enhanced For Intermediate Vision: Preliminary Results. J Cataract Refract Surg. 2020 Mar;46(3):378-387.
  2. Data on File, Johnson & Johnson Surgical Vision, Inc. 2018. DOF2018CT4015.
  3. Hightlights from the Frankfurt January 2019 Advisory Board Meeting. Delivery Intermediate Vision:The New Tecnis Eyhance Monofocal IOL. A sponsered supplement From the Ophthalmologist.


白內障手術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