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FU

2018年6月20日 星期三

白內障手術如何選擇人工水晶體?球面水晶體與非球面水晶體有何不同?





文/中壢双眼明眼科 張鈞凱醫師

老王因雙眼視力模糊,看電視與認人越來越困難,到眼科檢查發現視力只剩 0.2,醫師診斷為白內障,必須接受手術才能改善視力。老王與家人討論後決定開刀,但這時卻碰到了一個問題。醫師說白內障手術是把混濁的水晶體移除,再植入新的人工水晶體,不過人工水晶體種類繁多令人眼花撩亂,到底該怎麼選擇水晶體呢?老王陷入了疑惑當中。


人工水晶體分為兩大類


自從 1949 年第一片人工水晶體問世之後,歷經近 70 年的發展演進,截至今日,人工水晶體在光學結構上主要分為兩大類,球面人工水晶體與非球面人工水晶體。其中球面水晶體僅剩單焦點,而非球面水晶體則分為單焦點和多焦點人工水晶體。

如果病人的散光度數較多,非球面單焦或多焦點水晶體可分別額外再加上散光矯正的功能。這裡我們先針對最常用的球面單焦點水晶體與非球面單焦點水晶體來說明它們的異同。


單焦點球面人工水晶體


當病人決定要接受白內障手術之後,接下來最常被醫護人員問到的問題就是『植入的人工水晶體要用健保的還是自費的?』目前為止,所謂健保全額給付的人工水晶體即是球面單焦點人工水晶體。

在過去,只有球面水晶體一種選擇,所以病人不用煩惱該裝何種人工水晶體,只要手術順利搭配病人良好體質,就有機會能獲得術後看遠 1.0 的視力,由於僅是單焦點設計,看近則需戴上老花眼鏡。不過這種水晶體在夜間或光線不良的地方,會因為瞳孔放大而引發球面像差增加,進而降低病人視線的對比敏感度。


什麼是球面像差?


球面像差是光線經過球面透鏡之後,因為透鏡曲率與折射率的關係,造成通過透鏡中心與透鏡邊緣的平行光線,無法匯聚在同一個焦點,反而分散匯聚在一段範圍上,造成影像成像不夠銳利,對比度下降或是夜間光源周圍產生光暈的現象。(球面像差圖示

人體在黑暗中瞳孔放大,導致光線會經過水晶體週邊曲率更大的位置,產生厲害的球面像差。隨著科技的進步,改善或抵銷球面像差的透鏡漸漸被發展出來,我們統稱為非球面透鏡或鏡片。


非球面人工水晶體改善球面像差


人工水晶體方面,非球面人工水晶體也被設計出來改善球面像差,進一步增強我們在夜間視線的對比敏感度,提高夜間或光線不良時的視力品質。

2009 年眼科學雜誌 ( Opthalmology ) 發表的研究更發現,非球面人工水晶體不只在暗處的對比敏感度比球面水晶體好,甚至在明亮處的對比敏感度也優於球面水晶體。可以說非球面的人工水晶體提供了優異的全天侯視覺品質。

事實上,年輕人的水晶體在光學結構上即是屬於非球面的水晶體,藉由非球面的結構來抵消光線透過眼角膜產生的球面像差,隨著年齡的增加,我們的水晶體結構會漸漸老化轉變為球面的水晶體,慢慢便無法抵消來自角膜的球面像差,甚至反過來進一步導致球面像差惡化,影響老年人的視力品質。

粗略的說,非球面人工水晶體的光學路徑結構就是模擬年輕人的水晶體,而球面水晶體的光學路徑結構則比較類似老年人的水晶體。


球面人工水晶體景深略佳


當然,球面水晶體也並非一無是處,適度的球面像差反而可以增加視物的景深 ( Depth of field ) ,也就是物體影像焦點前後較清楚的範圍增加。雖然遠距離對焦點上的影像品質不如非球面水晶體好,但是對焦點之前或之後稍微清楚的範圍反而增加了。

左圖景深較淺,僅前方花朵清楚,後方花朵逐漸模糊。右圖景深較深,前方兩朵花的清晰程度皆較左圖為佳。(註:此圖僅為景深示意圖,並非代表病人安裝不同水晶體後所看見的不同影像。)

2017 年 11 月白內障與眼科屈光手術雜誌 ( Journal of Cataract and Refractive Surgery ) 的一篇研究就發現,白內障手術後的病人在矯正了看遠的度數之後,植入球面水晶體的組別景深感比非球面水晶體的組別稍好。

這篇研究的景深測定是利用病人近距離與中距離的視力回推,在遠距離視力都矯正到同一個水平的情形下,只要其中一組的近距離與中距離平均視力較佳,就認定該組整體景深範圍較大。

研究結果指出,植入球面人工水晶體的病人,近距離(閱讀)的視力平均是 0.4,略優於非球面水晶體的 0.3。中距離(看電腦)的視力平均是 0.7,也略優於非球面水晶體的 0.6。不過這個差距在戴上專門看中距離與近距離的老花眼鏡之後就消失了。

也就是說如果一位病人植入單焦點球面人工水晶體之後,在不戴老花眼鏡的前提下,他看中、近距離的能力會比植入非球面人工水晶體的人稍微好一點。但如果中、近距離要看得更清楚仍需戴上老花眼鏡,眼鏡戴上後兩者的視力就沒有差別了。


謹慎評估選擇


綜上所述,健保全額給付的球面人工水晶,即可提供白內障病人術後相當不錯的視力進步,適合預算有限且用眼需求不高、夜間少外出,且平時沒有習慣使用老花眼鏡進行中、近距離工作的人群。

另一方面,如果夜間用眼需求大,並且習慣或願意配戴中近距離的老花眼鏡者,希望自己能得到最銳利的視覺品質,便可考慮自費升級非球面人工水晶體,提高全天候尤其是夜間或暗處視覺的對比敏感度。


結語


當然,以上建議只是基本原則,每個人的身體狀況與生活需求都不一樣,醫學的研究也日新月異,術前接受眼科醫師詳細的檢查,根據個別情況討論評估,才能選出最適合自己的人工水晶體,在手術後得到滿意的結果。

最後,提醒大家一點。人工水晶體植入眼睛一段時間之後,便會與我們眼睛內部的構造融合為一體,為避免損傷眼球內部結構影響視力恢復,一般的狀況下,不宜再手術取出更換。所以謹慎選擇適合的人工水晶體非常重要,畢竟這可是伴隨自己一輩子的決定呀!


參考資料


  1. Trueb PR, Albach C, Montés-Micó R, Ferrer-Blasco T. Visual acuity and contrast sensitivity in eyes implanted with aspheric and spherical intraocular lenses. Ophthalmology. 2009 May;116(5):890-5
  2. Steinwender G, Strini S, Glatz W, Schwantzer G, Vidic B, Findl O, Wedrich A, Ardjomand N. Depth of focus after implantation of spherical or aspheric intraocular lenses in hyperopic and emmetropic patients. J Cataract Refract Surg. 2017 Nov;43(11):1413-1419.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