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FU

2019年1月31日 星期四

白內障的危險因子有哪些?





文/中壢双眼明眼科 張鈞凱醫師

常常在診間被病患問到:「醫師,為什麼我會得白內障?我要怎麼避免白內障繼續惡化?」簡單說,白內障就是我們眼睛裡的水晶體不再清澈透明了,光線被遮擋,無法順利投影在我們的視網膜上,造成視力下降。

水晶體的結構主要由最外層的囊袋、中層的皮質與最內層的核質所構成,就像蘋果的果皮、果肉與果核一樣。囊袋內的上皮細胞會不斷地增生延長,向內形成蛋白質纖維,組成皮質與核質。水晶體中還含有許多的維生素、酵素與各種電解質,以維持水晶體正常的生理機能運作。

一旦因為各種情況導致水晶體內的生理環境失去平衡,使得水晶體不再透明,白內障也就形成了。根據 2016 美國眼科醫學會的白內障專家共識與近年來的研究,容易導致白內障產生的危險因子,分別為以下幾項:


常見的危險因子


年齡:去除掉先天性白內障的病人,白內障本身就是一種眼睛水晶體老化過程中的副產品,隨著年齡漸增,透明的水晶體逐漸增厚失去彈性,變得混濁不透光,白內障的產生幾乎無可避免。

根據健保署的資料,2017 年台灣接受白內障手術的人口中,55 歲以上就佔了 93.4 %,可見白內障是個老年人占大宗的疾病。一旦年齡已達 55 歲以上,如果感到視力模糊,務必先至眼科檢查,瞭解自身狀況。

紫外線:紫外線會影響水晶體的氧化還原反應,產生氧化自由基,進一步造成水晶體內蛋白質變性,也會刺激磷酸鈣的產生,導致水晶體硬化與混濁。過去我們已經知道,住在熱帶地區或高海拔地區的居民,白內障的罹患率特別高。

近年的研究則發現,如果在 20-29 歲時如果因為職業需要,長時間在戶外接受日曬紫外線刺激,未來產生白內障的機率是一般人的 6 倍。在這段期間戴上太陽眼鏡,過濾掉紫外線,則會起到保護的作用,減少白內障產生的機率。

糖尿病: 過高的糖分會影響水晶體中細胞的新陳代謝與滲透壓平衡,長達十年以上的糖尿病患者,得到白內障的機率是一般人的 2.7 倍,而且發生時間更早,進展更快。

高血壓:高血壓會造成血液中的發炎因子增加,刺激水晶體混濁。也會改變水晶體囊袋的蛋白質結構,加速白內障產生。目前的研究得知, 65 歲以下就得到高血壓需要藥物控制的病患,罹患白內障是一般人的 3.4 倍。

肥胖:肥胖除了容易產生糖尿病、高血壓,間接提高白內障產生的機率。也會直接使得血液中的發炎因子增加,促進水晶體混濁產生白內障。BMI 每增加 1 kg/m2,得到白內障的機率就增加 2% ,一旦超過 30 以上,得到白內障的機率更大幅提高至 1.6-2.1 倍。

抽菸(二手菸):抽菸包含二手菸,得到白內障的機率是一般人的 2.3-3.7 倍。可能原因是香菸中的尼古丁,會減少血液流入眼睛,使得血中抗氧化劑的含量降低,增加水晶體內產生具破壞力的自由基與重金屬(鎘)的累積,造成水晶體受損導致白內障。

長期使用類固醇:因紅斑性狼瘡、異位性皮膚炎等免疫系統疾病,5 年以上長期大量使用類固醇,得到白內障的機率是一般人的 3.2 倍。過去治療氣喘的吸入性類固醇也是產生白內障的危險因子,但近十年來因為藥物生物利用度(Bioavailability)的進步,產生白內障的機率已經大幅的降低了。

服用 Statin 治療高膽固醇:近年發現,使用 Statin 類藥物來降低血膽固醇的病人,產生白內障的機率是一般人的 1.1 倍。可能的原因是 Statin 類藥物會影響水晶體的氧化還原反應,且減少維持水晶體透明的基礎膽固醇含量,最後造成水晶體混濁產生白內障。不過由於高膽固醇容易產生嚴重的心血管與腦血管疾病,一般不會因為此類藥物會增高白內障機率而停藥。

過去曾發生嚴重眼內發炎或曾接受眼內手術:病患因視網膜剝離、玻璃體出血或其他黃斑部病變,接受玻璃體切除手術後,導致水晶體的氧化反應受到改變,超過 80% 以上的病患,平均約 11.5 個月之後會產生影響視力的白內障。而且手術過或受傷過的眼睛,再接受白內障手術的風險也較高,約有 12.5% 的病人會在手術的過程中遭遇各種不同狀況的併發症。

高度近視:高度近視患者因為眼軸拉長,眼睛結構改變,得到核質性白內障的機率是沒有近視者的 3.01 倍,而且得到白內障的平均年齡會比一般人提早 8 年左右。最常見的症狀就是在 40 歲之後,單眼或雙眼突然在短短半年或一年之中,度數又往上狂飆二、三百度。剛開始病患多半沒有知覺,等視力逐漸模糊,到眼鏡行配眼鏡時才發現視力下降,因而轉介至眼科。

家族史:研究計算顯示,白內障與遺傳有一定比例的關係。粗略的說,白內障中的兩大類為核質性白內障與皮質性白內障,其中核質性白內障約 35% 與遺傳有關,而皮質性白內障則 25% 與遺傳有關。


結語


瞭解了容易造成白內障的危險因子之後,我們就要盡量避免曝露在這些危險因子之中,降低白內障提早產生的機率。但如果實在是避不開,例如罹患糖尿病或因疾病必須接受長期大量的類固醇治療,又或者已經年滿 55 歲以上,則必須定期至眼科檢查,及時發現,適時治療。

一旦白內障程度需要手術,也不用緊張,現今的白內障手術已經進展到微創的時代,傷口小,恢復快,安全性高,配合醫師指示做好術後保養,視力就能有所進步喔!


白內障手術相關文章



參考資料


  1. Chang JR, Koo E, Agron E, et al, Age-Related Eye Disease Study Group. Risk factors associated with incident cataracts and cataract surgery in the Age-related Eye Disease Study (AREDS): AREDS report number 32. Ophthalmology 2011;118:2113-9. 
  2. Congdon N, Broman KW, Lai H, et al. Cortical, but not posterior subcapsular, cataract shows significant familial aggregation in an older population after adjustment for possible shared environmental factors. Ophthalmology 2005;112:73-7. 
  3. Congdon N, Broman KW, Lai H, Munoz B, Bowie H, Gilber D, Wojciechowski R, Alston C, West SK. Nuclear cataract shows significant familial aggregation in an older population after adjustment for possible shared environmental factors. Invest Ophthalmol Vis Sci. 2004 Jul;45(7):2182-6. 
  4. Neale RE, Purdie JL, Hirst LW, Green AC. Sun exposure as a risk factor for nuclear cataract. Epidemiology. 2003 Nov;14(6):707-12. 
  5. Delcourt C, Cristol JP, Tessier F, et al. Risk factors for cortical, nuclear, and posterior subcapsular cataracts: the POLA study. Pathologies Oculaires Liees a l'Age. Am J Epidemiol 2000;151:497-504. 
  6. Xiaoning Yu, 1 Danni Lyu, 1 Xinran Dong et al, Hypertension and Risk of Cataract: A Meta-Analysis. PLoS One. 2014; 9(12): e114012.
  7. Pan CW1, Lin Y. Overweight, obesity, and age-related cataract: a meta-analysis. Optom Vis Sci. 2014 May;91(5):478-83. 
  8. Younan C, Mitchell P, Cumming R, et al. Cardiovascular disease, vascular risk factors and the incidence of cataract and cataract surgery: the Blue Mountains Eye Study. Ophthalmic Epidemiol 2003;10:227-40. 
  9. Pardo-Munoz A, Muriel-Herrero A, Abraira V, et al. Phacoemulsification in previously vitrectomized patients: an analysis of the surgical results in 100 eyes as well as the factors contributing to the cataract formation. Eur J Ophthalmol 2006;16:52-9. 
  10. Mohammed Riani, Taoufiq Abdellaoui, Said Chatoui, et al. Phacoemulsification on Previously Vitrectomized Eyes. J Clin Exp Ophthalmol 2017, 8:4 
  11. Alves C, Mendes D, Batel Marques F. Statins and risk of cataracts: A systematic review and meta-analysis of observational studies. Cardiovasc Ther. 2018 Dec 29:e12480. doi: 10.1111/1755-5922.12480. [Epub ahead of print] 
  12. Kanthan GL, Mitchell P, Rochtchina E, et al, Myopia and the long-term incidence of cataract and cataract surgery: the Blue Mountains EyeStudy. Clin Exp Ophthalmol. 2014 May-Jun;42(4):347-53 
  13. Jeon S1, Kim HS. Clinical characteristics and outcomes of cataract surgery in highly myopic Koreans. Korean J Ophthalmol. 2011 Apr;25(2):84-9